服裝、時裝和服飾有什么區別
服裝是衣服鞋帽的總稱,狹義的是指人們穿著的各種衣服;廣義的是指衣服、鞋、帽,有時也包括各種裝飾物。其內涵可從以下兩方面來理解。一是等同于衣服、成衣。因現在人們接觸的衣著用品都是成品,與其他衣物的專業詞匯相比,服裝一詞在我國使用廣泛和頻繁,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和使用。在很多人的頭腦里,服裝就是衣服,是衣服的現代名稱。
二是從美學角度看,服裝是一種狀態美,衣服美是一種物的美?!胺b”的美包含著裝者這個重要因素,它是指著裝者與服裝之間、與環境之間的一種精神上的交流與統一,由這種和諧的統一體所體現出來的狀態美,俗話所說“佛靠金裝,人靠衣裝”就是這個意思。因此,服裝是一種帶有工藝性的生活必需品,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、民族和時代的政治、經濟、科學、文化、教育水平以及社會風尚面貌。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,一般都從衣、食、住、行等方面進行展示,有力地說明“衣著”在社會生活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。服裝的文化表現正如郭沫若所說“衣裳是文化的表征,衣裳是思想的形象”
什么是時裝呢?并非是專指架在模特身上的服裝。它是專指在某一時期和范圍內人們喜歡穿著的新式服裝,是指采用合適的面料、合適的顏色和合適的圖案制成合適的款式且符合當時當地政治、經濟、文化藝術發展趨勢的服裝,再配上合適的配件,如紐扣、花邊、拉鏈等,讓穿者合適、舒服,觀者悅目。時裝是我國目前使用最廣泛、最為流行的一個概念,也可以理解為時興的、時髦的、富有時代感和生活氣息的服裝,它是相對于歷史服裝和已定型于生活中的衣裝形式而言的。
一般而言,時裝最具時代感,有發生、發展和消失的過程,這一過程有長有短,普通服裝可能在十年八年或更長的時間后又成為時裝,中國旗袍就是一例。它常常通過款式、色彩、紋樣、面料以及配套服飾的組合和變化,形成一種風格各異、豐富多彩的新潮時裝。時裝的最大特點是具有鮮明的時間性和多變性,有的時裝還帶有示范性,如模特表演時穿著的時裝,可用來引導時裝的發展潮流,其藝術性遠大于實用性。最具實用性的時裝,在流行過程中可逐步形成風格相對穩定的傳統服裝。
服飾則是裝飾人體的物品總稱。它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,主要包括三方面:其一是用于修飾人體的全部手段,如服裝、發型、化妝、佩戴的飾物等;其二是在整體裝扮中與服裝合用的飾物,如鞋、帽、手套、圍巾、領帶、領花、腰帶、手包、雨傘等;其三是服裝上的飾物,如紐扣、胸花、光片、標志等。實際上服飾是一個文化表現,包含著許多的科學道理和美學知識,是國家繁榮昌盛的標志,是時代發展的信息,是人們心靈的窗口,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。
相關標簽:服裝知識